立即体验
金税四期即将上线,物流企业如何做好税收规划?| 路歌深度
2021/08/13
4853人浏览

金税四期即将重磅上线,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对其严格的财税监管制度闻风丧胆。因行业特殊性,物流行业一直是税务重灾区。近年,“互联网+物流”的发展以及网络货运政策的实施,给行业合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并不是所有物流人都能够及时理解和掌握税法精神,并将之运用到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中去

 

未来,“合不合规、经不经得起核查”一定是物流经营中的重要一环。金税四期即将上线,物流企业又该如何应对税务痛点并做好税收筹划?

 

在谈这个问题前,先了解什么是金税四期。

 

#01

金税四期

 

 

金税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电子政务工程,是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的总称。金税工程实际上就是利用覆盖全国税务机关的计算机网络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企业增值税纳税状况进行严密监控的一个体系。

 

金税一期

1994年,随着税制改革的进行,为了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有效管理,增值税交叉稽核系统(该系统主要采用企业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由税务机关组织手工录入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和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

金税二期

2001年7月正式在全国全面开通,建立起增值税防伪税控发票、防伪税控认证、增值税稽核、发票协查信息管理四个子系统。

金税三期

2008年9月,金税三期工程正式启动。全国统一了税收征管及相关税务系统软件,不再是各省各自为政,减少数据利用的难度。

金税四期

金税四期是金税三期的升级版。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搭建了各部委、人民银行等参与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核查的通道,实现企业相关人员手机号码、企业纳税状态、企业登记注册信息核查三大功能。

 

 

#02

物流行业税务痛点

 

 

在这种运输背景现状下,物流行业税务痛点包含两种:

税收政策与实际行业情况不匹配

其一,个体车辆经营身份被占用,无法开具发票。2010年之前,营运证的资格是统一到了公司主体,这导致个体司机没办法给自己买的车注册上牌,必须把车辆挂在具有运输资质的企业名下才可以从事货物运输,由此市场产生了车辆挂靠这种扭曲模式。

 

一般,个体司机买车都是由挂靠公司帮其解决车牌、保险、车贷等问题。但是挂靠公司并不参与车辆经营,不为司机提供业务,也不为司机开票,可是个体车辆的经营身份又被占用了,这导致司机也无法开具发票。

 

其二,个体经营的卡车司机没有意愿和能力完成个体注册。近几年,国家已逐步放开了相关管理规定,车辆可以注册到个体经营身份下,并且国家也一直在不断简化、整改办证流程,但司机依旧没有时间、精力,也没有能力去做这件事情。

 

此外,司机买车需要贷款,而挂靠公司恰好就能为他们提供从贷款买车到后续的注册、保险等一系列服务。因此,个体司机不愿意注册个体经营身份。

增值税抵扣链条天然断裂

增值税是流转税,它是对增值额部分进行征税。例如,花10块钱买一个杯子,再花10块钱把它卖掉,中间并没有产生增值,按道理其实是不用交税的。但是如果采购杯子的过程中没有获得用以抵扣销项税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就得按照10块钱全额缴纳税收。

 

这种情况也同样适用于公路物流。物流公司在采购个体司机提供运输服务时,往往会拿不到发票,即使拿到也是3%的抵扣发票。因为个体司机到税务部门代开发票,被开出的一定是小规模个体简易征收税率3%的抵扣发票。

 

试想一下,物流企业即使是平进平出的采购了这项服务,那么在税收上就增加了6个点的税负。这个原因导致增值税链条断裂。

 

此外,反过来想,个体司机提供运输服务的时候也是要成本付出的,例如买车、运输过程中加油以及过路过桥费等,这些都包含了增值税,但因为没办法向下传递,导致行业存在严重的重复缴纳。

 

#03

物流企业如何应对

 

 

在推动税务合规方面,网络货运平台作用显著。网络货运平台便于税务的稽核、征管,使得通过大数据控税的创新成为可能,也让行业能够进入合规化运转,为税收政策演进提供了基础。

对企业而言,网络货运平台可以帮大企业直采到司机,帮小企业解决发票合规问题。除了优化整合运力外,网络货运平台还可以跟踪运输全过程,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水平;通过线上结算支付,可以提升效率,减少灰色费用;可以帮助企业取得合规发票,用以解决企业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税负高的问题。

对于政府而言,这几年网络货运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一是因为它是天然的大数据平台,所有业务数据全部线上呈现;二是便于政府准确把握行业的情况。

 

网络货运平台众多,质量良莠不齐,物流企业在选择网络货运平台时要注意,第一,要选择正规网络货运平台。第二,要关注网络货运平台运作是否规范(如是否存在数据造假问题;是否做到“四流合一”,即货物流、合同流、资金流、票据流等)。